住在一個地方久了,偶爾想到外面買東西吃的時候,很容易有這樣的困擾:「怎麼又是吃這家!」失去新鮮感的時候,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「開發」。不過,要開發真的也不是件容易的事,尤其是要找到一家新的餐廳,沒聽過的,沒去吃過的,甚至是沒想過的,實在有些困難。
平價的食物,對學生而言有致命的吸引力,或許它稱不上「美味」,頂多只不過是「便宜又大碗」,光是這樣的前提之下,就很容易被列入聚餐地點候選名單。因此,同學們聚在一起的時候,總是去特定幾家店,儘管這幾家店的食物還算不錯,但時間久了,也是會覺得「膩」了。
去年的某一天,為了要約同學聚餐,我在網路上大搜尋,想找一家店,一家我從沒聽過,但是討論度極高的店,結果,果真讓我給找到了,發現一家專賣鬆餅的店,也就是「馬妞鬆餅屋」。
接著,我在yahoo搜尋方塊中key上了關鍵字:「馬妞鬆餅屋」,搜尋的結果中,除了別人寫的食記之外,更引起我注意的是一篇新聞。新聞的標題寫著:「把愛上傳出去 幫病友延續呼吸」,仔細看了新聞內容,突然一陣鼻酸。
因為深受感動,所以我決定要找到這家店!儘管網路上很多人說店很難找,隱身在不起眼的巷子裡面,但我總覺得,如果因為這樣而打消念頭,實在太可惜了。
為了避免找不到店,所以在決定前往的前幾天,上網查了一下地圖,嘗試透過google街景功能,看一下比較正確的位置,結果...在街景圖上雖然標示出地址,但卻沒看到馬妞鬆餅屋的招牌。我決定換一個方式,看附近的街景,這樣子找路的時候比較不會漫無目的。
抵達市區之後,憑著腦海中的街景圖,很順利地找到「馬妞鬆餅屋」,這才發現,它並沒有那麼不起眼,從瑞光路右轉進去巷子裡,就可以看到它在左手邊,沒想像中那麼難找。
馬妞說這家店是在八八風災後開的,當我問起她開店的動機,她說:「當時因為在紐西蘭的工作遇到瓶頸,再加上希望能夠照顧姐姐莉麗,所以最後決定結束在紐西蘭的一切,回到臺灣。」馬妞說:「那時候也不知該做些什麼,年紀也不輕,所以要到外面找工作也不太容易,因為以前在紐西蘭的餐廳工作,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,有朋友說要一起開店,但後來因為一些原因,只剩下我了。決定要開店的時候,一切都很趕,從無到有,加上經濟狀況不好,所以剛開始的時候,很辛苦。」
馬妞邊回答我的問題,手卻沒有停過,她熟練地按下計時器,製作著剛剛客人點的煎餃及鬆餅,每一道手續都很仔細,看得出來,她很重視「時間」,從小細節中,可以看得出來馬妞對每一道食物的用心,或許這就是這家店的食物可以受到好評的原因吧。
★ 馬妞鬆餅屋--店門口招牌
這是店門口外的招牌,從瑞光路右轉進巷子裡,就可以看到在左手邊了。當時google街景車在拍這條巷子的街景時,馬妞鬆餅屋還沒開業,所以從街景圖是看不到招牌的喔!
★ 馬妞鬆餅屋--店內招牌
這個招牌是從峇里島運來的,可是手工雕刻的唷!
名片的設計跟店門口招牌的是相同的!
這是馬妞的姐姐「莉麗」的朋友「Vicky」出的旅遊書。
★ 馬妞鬆餅屋--店內擺設--洋蔥
★ 馬妞鬆餅屋--店內擺設--留言簿
這是給客人留言的本子,有客人在裡頭畫了這張圖,真有趣!
店名:馬妞鬆餅屋
地址:900 屏東市田中一橫巷72號
電話:08-723-3953
營業時間:11:00~20:00(週二~週六) / 14:00~20:00(週日)
店休日:每週一
部落格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lilymma/ (莉麗的家)
檢視較大的地圖